科學孕育科技 科技賦能永續未來
永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,這股ESG風潮所帶動的科技提升、思維進化將大幅影響人類未來的百年生活。
美商3M台灣子公司董事總經理仝漢霖博士
你可能從未想過,許多科技創新應用來自於科學根基,於是人類方能透過科技賦能永續未來。百年來致力於「科技改善生活」的美商3M台灣子公司今日(3/21)公布「3M全球2023科學狀態指數調查(State of Science Index,簡稱SOSI)」分析報告,並首度將台灣納入重點研究對象,該調查追蹤 17 個國家/地區大眾對科學的印象,包含人們對科學的信任、尊重和重視程度以及科學在他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。
美商3M台灣子公司董事總經理仝漢霖博士
根據2023 SOSI調查數據,三大有趣發現:
1. 92%台灣人相信科學可以幫助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。台灣人重視加劇的自然災害(72%)、氣候變化(72%)和極端氣候(71%)。91%台灣人(全球為82%)擔心全球暖化會導致人們流離失所,其中最擔心的氣候異常狀況是地震(95%對全球79%)。
2. 台灣人比全球其他國家 (90% 對全球75%) 更認同AI人工智慧是一項能影響日常生活的嶄新技術,並且期待人工智慧可有助於打造更永續的未來。
3. 全民朝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邁進。93%的台灣人(全球為89%)認為運輸業應該使用更永續的運輸方式,並且相較全球其他國家 (85% 對全球77%)台灣人更支持至2032年所有國家生產的車輛都應要是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;同時,台灣人對於永續建築材料/新技術接受度較高,相信抗自然災害的建築材料 (41%對全球36%)、傳統建築用品的環保替代品 (39%對全球44%)能助於降低環境衝擊。
「很高興看到台灣在2023年科學狀態指數調查中,在許多永續及科學的議題上比全球其他地區有更高的關注。」美商3M台灣子公司董事總經理仝漢霖博士、同時也身兼企業道德合規及大中華區永續長在會中表示,「面對台灣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,全民已經達成基本的共識,然而面對少子化的事實,以及理工人才比例逐年下滑,卻成為台灣邁向永續以及科技島的隱憂。
3M台灣近年來全力推廣科學的普及化與應用,主動協助政府、大學院校、企業客戶及一般消費者打開科學的視野,用更聰明、更經濟以及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複雜的問題。3M台灣也會持續透過產官學的合作與社區服務,為台灣未來創造更大的競爭力。」
以「科技改善生活」為企業核心價值的3M,在台灣以「推動STEM教育普及化」為最主要的CSR行動,自2020年起,3M陸續透過線上與線下不同的方式,至今已為上千位都會及偏鄉的學齡孩童,創造了許多寶貴的科學啟蒙機會。
2021-2022年,3M則是推動「點亮偏鄉智多星計畫」,優先投注資源缺乏的偏鄉地區學童,提供3M品牌自身核心能力相關的資源,如供應生活科技產品、分享科學教育知識等等,以「科技賦能社區」回應社會期待,希冀能為STEM人才培育之路貢獻心力。